一、2023年十大电池回收公司排行榜
2023年十大电池回收公司排行榜格林美上榜理由:公司成立于2001年,现已成为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军企业。格林美年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和废旧电池(铅酸电池外)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回收处理报废汽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4%以上。公司循环再生的钴、镍、钨等资源占中国原开采量的显著比例,年处理废弃物总量超过500万吨,循环再造多种稀缺资源和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硬质合金行业、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的头部企业。邦普循环上榜理由:邦普循环创立于2005年,隶属于宁德时代,是国内领先的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企业。邦普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和服务,形成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邦普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全自动回收技术及装备,破解了“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全流程的技术标杆。金泰阁上榜理由:金泰阁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天奇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综合回收。金泰阁已具备年处理废锂电池20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回收钴、锂、镍等多种金属,生产电子级氧化钴、工业级氧化钴等系列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占据明显优势,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光华科技GHTECH上榜理由:光华科技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主导产品包括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与产线专用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光华科技实力雄厚,建有汕头、珠海两大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同行业较具当代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之一。华友钴业上榜理由: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专业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公司已形成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正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华友钴业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杰出品牌。赣锋GanfengLithium上榜理由:赣锋锂业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贯穿资源开采、提炼加工、电池制造回收全产业链的锂生态企业。赣锋锂业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价值链各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3C产品等领域。企业锂化合物、金属锂产能居全球前列,具备电池制造及回收能力。豪鹏上榜理由:赣州豪鹏成立于2010年,隶属于厦门钨业,专业从事废旧电池回收服务、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电池无害化处理和高纯金属盐生产。豪鹏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钴盐、镍盐、锂盐以及梯次利用系列产品,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中伟CNGR上榜理由:中伟CNGR隶属于中伟控股集团,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中伟CNGR专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发,以高镍低钴全系列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综合循环回收和用/原材料冶炼/材料制造装备为主。核心产品成功跻身中国、欧美、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供应链。时代中能ZA上榜理由:新时代中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新能源产业高值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退役动力锂电池的梯次回收及循环利用等特色业务。公司秉承“践行碳中和守护绿水青山,服务新能源创造美好未来”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一流的新能源综合服务商。天能上榜理由:天能新材料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置及再利用。天能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梯级利用及绿色回收再利用能力。公司采用国内前沿的技术装备和工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是废旧锂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军企业。以上便是2023年十大电池回收公司的排行榜及其上榜理由。这些公司在废旧电池回收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为推动电池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华友循环:已建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能每年可回收5783吨钴
华友循环已建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能每年可回收5783吨钴。华友循环,作为华友钴业旗下的循环板块,专注于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与回收。凭借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华友循环已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废旧动力电池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每年处理大量退役动力蓄电池的能力,并从中综合回收钴等有价值元素。回收规模:华友循环的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线若达产,每年可处理退役动力蓄电池并综合回收钴5783吨(金属量)。这一数字彰显了华友循环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强盛实力与高效产能。环保意义:退役动力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华友循环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不仅实现了钴等有价值元素的回收,还有效避免了废旧动力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链闭环:华友钴业利用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向下游整合,围绕电池材料形成了从资源开发到前驱体、正极材料、锂电池梯次利用,再到再生利用的完整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链。华友循环作为这一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专注于“再造资源”,即从废电池中回收有价值元素,并将其用于新电池的生产中,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梯次利用探索:除了资源化利用外,华友循环还在积极探索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路径。尽管在中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化利用场景相对较少,但华友仍在储能电站、备用电源、叉车和低速电动车以及储充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然而,梯次利用的经济性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此,华友正在探索利用历史数据分析进行电池分选的方法,以提高梯次利用电池的经济性。综上所述,华友循环在废旧动力电池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已建产能每年可回收大量钴等有价值元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华友循环有望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三、电池再生利用企业必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要达到这6...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白名单企业规范要求涵盖企业布局与选址、技术装备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持要求、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六大方面,具体如下:
一、企业布局与选址符合政策要求:企业布局与选址需符合国家政策和所在地区相关要求。规模相适应:布局应与本企业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规模相适应。
二、技术装备与工艺场地要求:具备土地证或土地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作业场地需满足硬化、防渗漏、耐腐蚀要求,面积与企业综合利用能力相适应。溯源管理要求:申请厂商代码,规范编码标识。具备信息化溯源能力,建立梯次产品回收体系。规范上传溯源信息,再生利用企业同样需满足此要求。产线要求:采用节能、节水、环保、清洁、高效、智能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技术及工艺。具备废旧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安全性的检测技术及设备。具备机械化或自动化拆分设备,以及无损化拆分工艺。具有梯次产品质量、安全等性能检验技术设备和工艺。再生利用企业需具有安全拆解与再生利用机械化作业平台及工艺,具备产业化应用的湿法、火法或材料修复等工艺。
三、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资源综合利用要求:遵循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零部件、材料(如石墨、橡胶等)及不可利用残余物均应合理回收和规范处理,并做好跟踪管理。鼓励在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应用。规范回收报废梯次产品并移交至再生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材料回收率应不低于90%。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应达90%以上。能源消耗要求:建立用能考核制度,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加强各环节的能耗管控,降低综合能耗。
四、环境保持要求符合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并通过竣工验收。鼓励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按有关要求实施废水及废气的在线监测。具备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具备环保收集与处理设施设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鼓励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再生利用企业需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
五、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要求: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产品质量和其中污染物残余量/浓度方面制定不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管理体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热门广告
